热管由管壳、管心(毛细结构)和工作液(工作介质)三部分所组成。三者所选用的材料,除保证达到预定的热管传热性能外,还应保证工作过程中的相容性。
1 管壳管壳的作用是把工作液与外界隔开,向工作液传热以及把工作液的热量传出来。因此,管壳要防漏、耐压、传热性能好。对它的要求是:① 在蒸发段和冷凝段有高的热传导率;② 与工作液及环境的相容性;③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,在工作时候的温度范围内,能承受工作液的蒸汽压力;④ 用于带电,尤其是带高压电的发热元件的传热时,应选用电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(如玻璃、陶瓷等)。管壳的材料有铜(无氧铜)、不锈钢、铝、镍、钨及非金属材料玻璃、陶瓷等。
2 管心管心的最大的作用是产生毛细压差(抽吸力),把工作液从冷凝段输送到蒸发段。此外,还用于把工作液分布到蒸发段上可能吸热的任何范围内。管热产生的最大毛细压差随毛细孔的减小而增加,但其渗透率则随毛细孔的增大而增加。因此,均匀管心的最佳毛细孔尺寸是两者折中的结果。对水平放置和重力助推式热管可采用低性能管心,它有较大的毛细孔,如100目或150目多孔心子。在需要克服重力的场合下,需要小毛细孔。空间应用管心,要求传热能力高,可采用非均匀管心或干道管心。对管心结构的要求:① 有大的毛细压差;② 保证工作液流动阻力小;③ 厚度要适当,在减小径向热阻的前提下,增加其厚度能大大的提升传热能力;④ 与工作液的相容性和湿润性。为满足这些要求,已研制成了许多管心结构,图4所示为其中的一部分管心结构。管心可分为单一和复合式的均匀管心、槽道管心、干道管心等。均匀管心有丝网状、泡沫状、毡状纤维状和烧结状等。单一管心用同一种材料制造成,复合管心是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的。
图4(a)所示为用小孔丝网卷成的管心,它可获得大的毛细泵力,但工质的回流阻力大;
图4(b)所示为卷成多边形的管心,虽比圆形管心的流动阻力小,但径向导热性差,温降大。复合管心的合理设计能弥补单一管心的不足之处。
图4(e)为用粗、细不同的毛细孔丝网卷成的复合管心。其中粗孔丝网紧贴在容器的内壁,细孔丝网放在蒸汽通道一边,粗孔丝网管心提供小阻力的液通道,细孔丝网可获得较大的毛细压差。
图4(g)为在窄槽管心的槽顶圆周上,再覆盖一层细孔网卷成的管心,组成复合管心,也能获得好的效果。
3 工作液应根据热管的工作性质,特别是工作时候的温度的高低来选择工作液。对工作液的要求是;① 与管壳及管心的相容性。② 热稳定性要好;③ 汽化热大;④ 导热系数高;⑤ 大的表面张力;⑥ 液相和汽相的密度低;⑦ 与管壳和管心材料的湿润性好;⑧ 适当的蒸汽压力;⑨ 合适的冰点和凝固点;⑩ 其他特别的条件,如电绝缘性能等。常用的工作液见表1。
1.热管传热等效热路图热管传热等效热路图如图5所示。图中各部分的热阻分别为:R1是热源与热管外表面之间热阻(包括热导、对流、辐射热阻和接触热阻等);R2是热管管壁热阻;R3是吸液心及其界面热阻;R4是蒸汽进入液-汽界面的热阻;R5是蒸汽在管内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流动过程的热阻;R6是汽-液界面热阻;R7为冷凝液通过吸液心的热阻;R8是管壁热阻;R9是从热管外壳表面至环境(或热沉)的热阻(包括接触热阻);R10是管壳从蒸发段至冷凝段的热阻;R11是管心从蒸发段至冷凝段的热阻。
热管传热能力的上限将受到一种或几种因素的影响,有些高温热管启动时,蒸汽的速度可能会达到声速。声速条件是热管达到最大传热能力的一个限制。当温度不高时,又受到黏性力的限制。热管温度上升,由于管心内工作液被蒸汽携带而受限制。此外,还会受毛细压差不足以及蒸发段烧干的限制。
1)黏性限在较长的液态金属热管中,若在蒸汽压较低的条件下启动,该压力只能用于克服蒸汽流动过程中因黏性力而引起的摩擦损失,使管内的蒸汽流速低于声速。这时,热管的传热量达到极限,称为黏性限。
2)声速限随热管蒸发段的质量流量增加,蒸汽流速沿轴向增加,到蒸发段出口处达最大马赫数(汽流速度/声速)。这种阻塞流动是热管轴向热流的一个门槛,称为声速限。
3)携带限热管工作时,蒸汽与回流液体的流向相反。在汽液界面上的液体,因受逆向蒸汽流剪切力的作用而产生波动。当蒸汽流的速度足够高时,可将波峰上产生的液滴刮起并由蒸汽携带至冷凝段,使冷凝液的回流量减小,造成蒸发段毛细心干涸,热管停止工作。这种极限称为携带限。
4)沸腾限热管中工质的相变包括表面蒸发和在吸液心内部的沸腾。除高温的液态金属热管外,一般的热管,两种情况均有几率发生。对于工质在吸液心内的沸腾,其径向热流密度的最大值,既受毛细抽吸力的限制,也受膜态沸腾的限制。
5)毛细限当热管的毛细抽吸力不足以克服液流的阻力时,回流液体受阻,使蒸发段的工质得不到补充而出现干涸,通常将干涸前热管达到的最大传热量,称为毛细限。
Bourns?SRP1060VR系列的垂直安装设计可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
、透明的方式从 30 多家专利所有者处获得终端产品许可,使蜂窝物联网设备得以大规模应用
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别的问题,请联系举报。
2024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 ∣ “可靠性生产力”加速视听产业智能化升级